高血压是我国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我国成年人中每5个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但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在较低水平,分别是46.9%、40.7%、15.3%。若血压控制不佳,可损害血管、心、脑、肾、眼等多个器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高血压的常见误区吧!
误区一:我没什么症状,血压高些无关紧要
错!很多患者经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高血压,或者患冠心病、脑卒中才发现高血压,这些患者平日没有明显感觉,但已经出现了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是“无形杀手”,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
误区二:我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不想吃药
错!不治疗的高血压比药物导致的副作用更危险!控制高血压有许多安全有效的药物。目前常用降压药物的副作用轻微的、可逆的。如果一种降压药物有副作用,可以来医院调整处方、换药。
误区三:血压降下来了,就可以自行停药了
错!自行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再次升高,升高后再服药,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中,这种情况下心梗、脑梗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血压正常是药物作用的效果,而不是已经“治好了”,高血压的重点在于控制,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药。
误区四:发现血压升高,尽快降到正常
错!治疗高血压最好是平稳降压,而不是“跳水式”降压。应根据病情,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稍快;老年人、病程较长,有合并症且耐受性差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可稍慢。
误区五:开始降压不能吃“好药”
错!降压药与抗生素不同,不存在“耐药”问题,所谓的“好药”,不但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对心、脑、肾等脏器有保护作用。所以,选择降压药,哪个好,就选哪个,一开始就用好药。
误区六:降压药不能随便吃,一旦吃了,就断不了了
错!降压药没有成瘾性,可以随时停药,问题是不能停,停药后血压就会重新升高。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服药。可以这样说,不是降压药有成瘾性,是高血压有依赖性。
误区七:降压药物隔段时间就要更换一次
错!如果选择了正确的降压药,血压控制很好,没有出现副作用,应该继续吃下去,不建议定期换药。除非有疗效和副作用方面都有很大优势时,可以考虑换药。
误区八:只要按时吃药,不需要监测血压
错!高血压的管理,建议首选家庭自测血压,初诊高血压患者或者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早上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建议连续监测家庭血压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可每周自测2-3次血压,早晚各1次。
误区九:定期输液,能保护血管
错!只有抢救的时候(如高血压危象)才需要输液。老百姓常常说的“通血管”是没有道理的。
(汶上县人民医院 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