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直属单位信息
济宁市名中医杨韶华:夏季腹泻 ,千万别掉以轻心!
发布日期:2023-07-28 14:18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撸串、喝啤酒、吃冷饮……夏季,很多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饱受腹泻的困扰。腹泻成为夏季高发的一大肠胃疾病,如何才能摆脱夏季腹泻呢?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杨韶华带您正确了解夏季腹泻以及夏季腹泻的防治方法。

腹泻的症状及诱因

      杨韶华介绍,腹泻就是人们常说的“拉肚子”,其判断标准是,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克,或次数大于每天3次。按腹泻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腹泻(两周以内)和慢性腹泻(持续时间可达两个月以上)。腹泻的原因包括细菌或病毒的感染、饮食失调、精神压力大、劳累等。

夏季腹泻的诱因为何呢?

      一是因为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出现腐烂、变质。变质的食物中寄生了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原虫及蠕动类寄生虫,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引起腹泻。另外,夏天人们喜凉食、凉水浴等,热冷交替强刺激,也会导致胃肠功能受损,造成腹泻。

      二是因为很多人饮食无规律、进食过多、胃动力不足等,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引起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这类患者的粪便呈淡黄色或灰色,油腻糊状,气味恶臭。

      三是因为工作、学习过度紧张、精神受刺激过强,也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腹泻。

      另外,某些药物或疾病也会引发腹泻,如一些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的药物,肠系疾病如阑尾炎、憩室炎可使结肠蠕动亢进而腹泻。

腹泻就吃止泻药吗?

      杨韶华说,腹泻作为最常见的疾病,很多患者发生腹泻就吃止泻药、使用抗生素,或者为了减少腹泻次数而选择不吃不喝等,但这些做法并不完全正确。

      出现腹泻时,立刻吃止泻药是不对的。因为夏季腹泻多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若出现腹泻立刻吃止泻药,会让体内的“有毒物质”滞留,加重对肠道环境的损害,威胁有益菌,可能导致再次出现更严重的腹泻甚至诱发肠道疾病。

      为了减少腹泻次数,禁饮食也是不正确的。短时间禁食或许能减少腹泻的次数,让人感觉腹泻有好转的迹象。但腹泻会导致人体脱水,禁饮食会加重身体脱水现象。正确的做法是补充大量水分,很多人认为补水就是饮用大量热水,其实也是错误的,大量的饮用热水还可能导致腹泻更加严重。最好是补液盐,含糖、含盐、含钾,或者在稀饭、米汤、温水中加入少量食盐都可以。

      过度、盲目使用抗生素也是很多患者治疗腹泻时的错误选择。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如肠道功能紊乱、食物中毒、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等,抗生素无法杀灭葡萄球菌等病毒及寄生虫。

生活中如何预防腹泻呢?

      杨韶华说,腹泻绝大多数是吃出来的病,要严把“病从口入”的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进食前要将食物进行彻底清洗或加热、切生食的菜板和刀要与切熟食的分开、食物在冰箱内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食用不洁食物等。

      出现腹泻后,要根据腹泻病症进行正确的调理。腹泻早期宜进食清淡流食,如稀米汤等;腹泻中期,症状好转后宜进食半流食物,如清淡面条,少食甜食、牛奶;腹泻后期不要立刻吃粗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以免增加肠道负担,加重肠功能紊乱。忌食生冷食物,禁吃油炸食物及生硬刺激性食物。

中医如何防治腹泻呢?

      中医认为腹泻分为湿热型、寒湿型、伤食型、脾虚型和脾肾阳虚型,可根据不同体质与症状辨证论治,正确运用中医食疗可辅助止泻。

      寒湿性腹泻是由于脾胃升降失常、清浊不分所致。大便清稀如水样,伴有腹痛肠鸣、寒湿内阻、脾胃满闷、食少厌食,兼有恶寒发热,鼻塞身痛等。可选用生姜大枣粥进行食疗。

      湿热性腹泻是由于肠中有积热导致湿热互结所致,有粪色黄褐而恶臭、肛门灼热、烦躁口渴、舌苔黄腻等症状。可选用乌梅汤进行食疗。

      伤食型腹泻是由暴饮暴食导致脾胃受损,粪便臭伴有不消化之物,泻后痛减。食疗可选择山楂山药粥。

      脾虚型腹泻是长期饮食失调,导致消化不良,便次增多遂成腹泻。食后则泻,大便可有不消化食物残渣,伴呕吐腹胀,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可通过胡萝卜汤进行食疗。

      杨韶华提醒,轻度腹泻可在家自己调理,如果一天腹泻次数多并出现发烧、脱水的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发热、腹泻、呕吐、大量出汗导致的电解质紊乱往往会诱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故发生腹泻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