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又到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青蛙叫了,不少昆虫也“活跃”起来了。马上要到五一假期,很多人都想在假期里带着家人外出游玩踏青。济宁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外出游玩,特别是到野外踏青要当心,注意防蜱虫叮咬。
蜱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狗豆子、牛虱等,常栖息在植被茂盛的山区及丘陵地带,草地、森林等野外环境,也可以存在于城市的大型公园、植被茂盛的地区。可寄生于家畜、鼠类、野兔等野生哺乳动物以及一些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等的体表,有时在家养宠物身上也会发现。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幼虫6条腿、成虫8条腿,成虫雌虫吸饱血膨胀后可同蓖麻籽大。
蜱虫叮人后可引起过敏、局部皮肤溃疡或发炎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蜱可传播多种疾病,常见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蜱虫叮咬时会释放一种类似麻醉剂的物质,故不易被人发觉,一般1-2天后才发现其附着在人体的头皮、颈部、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提醒市民注意以下几点:
一、外出游玩时,如何防蜱叮咬?
1、在林间、山地、草地上活动,尽量走在路中央,最好穿质地光滑的浅色长衣长裤,并扎紧袖口和裤脚,不要穿拖鞋和凉鞋,在林区要注意头面部、脖子裸露皮肤防护;
2、在野外游玩、劳动的时候,对裸露的皮肤和衣服可使用驱避剂(严格按照说明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如氯菊酯、含DEET的驱避剂等。
3、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若要坐在草地上,可铺上塑料布或台布,避免身体和草叶的接触;
4、接触过灌木、草地后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
5、要特别注意随行宠物,在草地上嬉戏玩耍后也可能携带蜱虫,外出游玩归来要及时检视。
二、如果发现蜱虫,如何处理?
若发现蜱虫在人体表面爬行或动物体表、墙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虫,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进行消毒。
若发现蜱在皮肤表面固定附着,切勿直接用手拍打,因为很可能它叮咬、钻入皮肤,应尽快到医院就诊,由医生处理。可做如下处理:
1、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夹住蜱虫拔出。
2、蜱虫拔出时,要用稳定、均匀的力在垂直于皮肤方向把蜱虫拉出,注意不要扭动或猛拉,避免把蜱虫捏碎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3、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蜱虫叮咬史,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济宁市疾控中心 白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