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各类重点疾病和传染病的挑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济宁市疾控中心积极提升与各相关单位的合作水平,取长补短、互学互鉴,共同提升业务能力。截至目前,已经与海关等部门联合开展往来境外疟疾流行区务工、旅游、商务等高风险人群的宣传教育,同教育部门一道实施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和社会组织共同建立高危人群艾滋病干预新模式……,携手各方共建疾病防控屏障,凝聚起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合力。
群防群控,降低疟疾再传播风险
“截至今年,全市已经连续11年没有出现本地疟疾病例。”市疾控中心地方病防制科科长马利君表示,疟疾防控仍不可掉以轻心,在防控输入性新冠肺炎的同时,也要高度关注从疟疾高流行地区回国的人员,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
市疾控中心在防控疟疾方面采取及时发现输入传染源为重点的“及时发现,精准阻断”策略,以“137”为工作规范,即要求在发现病人的1天之内诊断并上报病例、3天内完成病例的复核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7天内开展病例所在疫点的调查与处置,精准切断传染源的传播。一旦报告疟疾病例,多部门将启动联防联动机制,积极协调海关、公安、商务、文化旅游等部门,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协作配合,降低再传播风险。
“疟疾防控,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马利君表示,下步,将继续强化群防群控策略,从做好病例的精细化管理,提升疟疾防控技术能力,开展精细化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病意识、落实联防联控机制等五个方面共同发力,从而根本上解除境外输入疟疾对我国的威胁。
群策群力,降低学生常见病发病率
在济宁学院附属小学科苑校区大礼堂内,热烈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小朋友们你争我抢举手回答疾控专家提出的护眼问题,而回答对问题的学生们高兴地接过印有护眼常识的卡通杯子等小礼物。这是由疾控中心和教育局共同开展的积极预防学生近视系列活动,2021年9月启动以来已开展近视、讲座活动12场次;发放折页、海报等宣传材料11583份,宣传小册子12740份,书签1200份,宣传单3000份,宣传展板15个。
济宁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科科长王梅告诉记者,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健康和近视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他们联合教育部门共同转发了省里《关于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将近视、肥胖、龋齿、脊柱侧弯等学生常见病防控均纳入重点监测项目,协调财政部门统筹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与教育部门共同做好监测点设立等工作,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尽可能扩大监测覆盖面,并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活动。
“今年,我们将继续联合教育局选择试点学校实施近视预防措施,定期跟踪关注防控效果,以点带面,为全面推广具体有效防控举措积累经验。”据王梅介绍,坚持预防为主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的根本策略,他们将重点从年轻妈妈和婴幼儿抓起,全力宣传培养“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齐心协力,共同防控艾滋病威胁
“艾滋病是社会问题还是医学问题?”“艾滋病人更需要精神支持还是物质支持?”2021年5月,济宁市举办首届大学生“知艾防艾”主题辩论赛,来自辖区内的四大高校代表队围绕辩题进行了精彩辩论。通过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大学生群体对艾滋病有关知识的了解,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提高预防艾滋病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艾滋病感染和流行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行为密切相关。加强全社会,特别是重点人群的干预是遏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手段。”据济宁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制科科长刘连青介绍,社会组织参与高危人群干预具有可深入触及社会特殊群体、易于被该群体接受和信任、工作方式灵活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市疾控中心高度重视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通过加强培训指导、协助申请项目争取资源、鼓励招募同伴教育员等方式,指导彩虹志愿者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开展艾滋病宣传、干预、动员检测和患者关怀等活动,不断提高娱乐场所高危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高危行为干预覆盖率,切实降低了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风险,提升了全社会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新的探索和途径,有效地推进了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济宁市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据刘连青介绍,下步,他们将重点做好“儒家文化用于防控艾滋病”这一课题,通过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公序良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鼓励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艾滋病防控活动,让大家携手并肩,参与到防艾行动中来,加大对艾滋病防治工作技术支持,有效遏制艾滋病传播,为健康济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济宁市疾控中心 刘烁 周广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