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市区资讯
鱼台县乡医李家立:用脚尖走路,十九年来随叫随到守护着全村人健康
发布日期:2019-07-19 18:31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李家立一岁半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左腿的残疾带给他身体和心灵双重打击。但他并未被病魔打倒,为了让更多人免受病痛之苦,他毅然选择学医。

毕业后,李家立放弃了乡镇稳定的就业机会,返乡办起卫生室。19年间,他每天都一瘸一拐地行走在村子里,成为900多位村民的“私人医生”。      

脚跟距地面十多厘米

只能用脚尖走路

17日上午,在济宁市鱼台县张黄镇张集村,乡村医生李家立正走向村民张沛才家,准备帮他测量血压。

由于行走不便,刚出门几分钟,豆大的汗珠就从李家立的头上、脸上、脖子上冒了出来。

“年轻的时候好一些,脚跟勉强能着地,也有力气。”今年40岁的李家立说。

随着身体的变化,现在他的左脚脚跟与地面的距离达到了十多厘米,只能用脚尖着地,走起路来非常艰难,走上一会儿,左腿就会感觉非常劳累,不听使唤。“就像十几厘米的高跟鞋,但高跟鞋毕竟有个鞋跟,我这个脚都是悬空的。”

像这样的出诊,对于李家立来说是家常便饭。村里老人多,不少人都患有慢性病,需要他形成档案,长期观察治疗。每一次出诊,李家立都尽可能多走几家、多看几位老人。

“这孩子自己腿脚不好,还得给我们看病,天又热,全身都湿透了,看着心疼啊。”村民张沛才说,李家立定期给他做身体检查。

老人告诉记者,因为李家立就像大家的“私人医生”,所以孩子们在外工作都非常放心,大家也对李家立非常感激。

放弃稳定工作

借钱回乡办起卫生室

李家立一岁多的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也去过北京等地的大医院,但并没有治好。左腿的残疾给他带来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打击。

身残志坚的李家立并没有被病魔打倒,他立志要让更多的人免受和他一样的病痛之苦。

1996年,初中毕业的李家立毅然选择学医,并考取济宁卫生学校。“当时就想着学医能把自己的病治好。”李家立说,经过不断学习,才知道治好自己的腿希望渺茫。

毕业后,他看到自己村里的老人看病都要到镇上,非常不便。于是,他放弃了乡镇卫生院的稳定工作,回到村里,借钱开起了卫生室。

19年来随叫随到

曾一夜被喊醒7次

“村里的卫生室就是全科门诊,哪一科都要会一些,还要保证随叫随到。”李家立说,他当乡医19年,睡觉总是和衣而睡,坚持24小时随叫随到。

就在17日凌晨1时24分,村里的一名5岁男孩高烧不退。男孩妈妈连夜打电话给他,李家立几分钟后赶到,给男孩打了退烧针。

“半夜被喊醒都成了常事了,最近相对少一些,去年冬天的流感,一晚上能被叫醒7次,忙完天都亮了。”李家立说,现在对注射环境也有了新要求,所以需要注射的,他尽量要求村民来卫生室,但多数情况他还是坚持随叫随到。

建立微信群

线上线下服务

如今,乡村医生不再是单纯治疗头疼脑热,还要承担起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以及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

为了让村民们及时了解一些卫生信息,李家立建起了名为“张集村文明群”的微信交流群,群成员有百余人。

“这几天刚刚发了手足口病和流感的预防。”李家立说,有了这个群非常方便,一些简单疾病防治信息,在群里就普及了,不仅卫生信息,村里的大事小情也都在群里通知。

李家立克服身体障碍,凭着对工作的热情,获得了鱼台县医疗工作先进个人、“最美乡村医生”等荣誉。李家立告诉记者,“虽然累点,但感觉生活很满足。”(李小博 李岩松 王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