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监测伊蚊密度防控蚊传疾病
发布日期:2018-05-21 16:06 浏览次数: 字号:[ ]

随着天气转暖,伊蚊活跃起来。近日,微山县启动了2018年登革热伊蚊幼虫监测工作,掌握伊蚊幼虫的滋生地、分布情况、季节消长,为防控伊蚊传播登革热疾病提供依据。

   据微山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微山县作为市级登革热伊蚊幼虫监测点,监测工作严格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要求进行。选择了高楼乡利民村、张楼乡水围子村、赵庙乡赵楼村、侯楼乡王埝村等地,开展伊蚊幼虫滋生地调查采集和成蚊双层叠帐法监测。5月份,调查伊蚊幼虫滋生地100户查看容器503个。伊蚊幼虫(孑孓)14只带回实验室孵化,种类鉴定。伊蚊幼虫阳性率19%.双层叠帐法共捕获白蚊伊蚊成蚊2只,提示即将进去伊蚊密度的高峰期。此项监测每月开展1次,将持续到10月份。

伊蚊俗称花蚊子,是一种蚊科库蚊亚科伊蚊属昆虫,伊蚊属蚊虫通称伊蚊。分布于全世界,是蚊科中最大一属,近1000种,中国有100余种。作为蚊科昆虫,伊蚊非常招人厌。伊蚊会传播很多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危害,黄热病与登革热就主要通过伊蚊传播。

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穿浅色衣服,避免蚊虫叮咬,勤洗澡;外出时在衣领口等处喷洒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驱避剂;涂抹驱蚊露、去纹霜等。清除滋生地,将空置容器倒置存放或加盖;家庭花瓶和水养植物应每星期至少换水1次,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或水体,可投放灭蚊幼颗粒剂,杀灭蚊幼虫,也可以使用苏云金杆菌或球形芽胞杆菌等生物灭蚊幼剂杀灭蚊幼虫清理积水,防止疾病传播。  (王根延 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