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体会
发布日期:2018-01-03 15:20 浏览次数: 字号:[ ]

 


不知不觉中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的队伍已有一年了。这一年里由起初对无偿献血志愿者的陌生,不知所措转变为如今的得心应手,胸有成竹,并结识了许多善良的志愿者,也和献血车里的医护人员打成一片,其乐融融。一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就像古语所言“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也积累了许多平日里无法获取的财富,我为自己所迈出的这一步深感荣幸!

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缘自一次巧合中的巧合,在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之际,我得到学校传来的通知:献血量在1000毫升及以上的同学请把相关材料及证明报送至辅导员处,入选的同学将前去济南参加“2015年度全省高校无偿献血爱心大学生表彰会”。我所在的学校只有我一个人参加了这次表彰会议,记得当时是血站张科长带队领奖。拿到荣誉证书的我已是欣喜若狂,在回济宁的路上和张科长聊了不少关于献血的方方面面,张科长也很认真的为我排疑解惑,生怕哪里有我听不明白的地方。当谈到无偿献血志愿者时,我鼓起勇气问了一下“我能不能加入到无偿献血志愿者的队伍?我也很想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得到张科长肯定的回答后,我更是喜出望外,那份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第一次的志愿服务是在2016年的11月12日,是在2号献血车,记得当时我还是年龄最小的志愿者。虽然已过许久,但仍历历在目,第一次做志愿者很是紧张,面对无私的献血者,不知道该对他们讲些什么,更不懂得献血者有哪些特殊情况不能献血,服务的过程显得几分青涩。由于知识的匮乏,深知这样下去将难以胜任这般神圣的事业,便买来几本有关献血知识的书籍,在自己的“苦心钻研”,献血车体检大夫崔大叔“开小灶”式的讲解和几位元老级志愿者的帮助下,我的志愿服务也逐渐的成熟起来,由起初的恐惧,呆板变得多了些真才实学在其中,知识给了我力量!

当然无偿献血的志愿服务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那么一些人走过无偿献血车时就在一旁冷嘲热讽几句,像是怕别人将他遗忘似的,说献血这不好那不对。可问他献过血没有,他却哑口无言,再问他既然没有献过血,那你是怎么知道以上所说的这些无稽之谈的,他便闭嘴离开了。凡事都要有根有据,经历过的才是最真实的,靠听流言蜚语得来的小道消息怎么会成为阻碍无偿献血坚不可摧的绊脚石。

一年来的志愿服务虽然有酸有甜,有风有雨,但心里还是暖暖的,因为看到有这么多为病人的需要挽起袖管的慷慨献血者而自己又为其中一员时,还是相当骄傲和自豪的!

想起了献血车里的一句话“献血有益健康,救人功德无量”,让我们摒弃那没有根据,天方夜谭的谬论,用科学和理性的方式去了解无偿献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偿献血会变成一种被大众所认知的高尚行为。而不会使血站闹血荒,医院临床用血供不应求。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