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医改建言献策”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发布日期:2017-12-10 09:25 浏览次数: 字号:[ ]

11月20日,市卫生计生委在官方网站开通了“我为医改建言献策”活动专栏,并通过电话热线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济宁医改工作建议。活动启动以来,通过网站收到意见建议123条,热线反映问题9条。市卫生计生委对有关问题意见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今后工作中积极采纳。现将梳理归纳情况汇总如下:

一、医改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卫生计生部门牵头整个医改工作难度较大。在实施公立医院“药、价、保”联动改革、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等一些具体医改配套政策时,个别单位过多站在本部门角度,单纯强调执行上级对口部门的政策规定,导致各自为战,“三医联动”配合默契不够。

二是基层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受当前经济下行影响,县级层面财政普遍较为紧张,及时足额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补偿、公立医院建设发展、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配套资金十分困难,影响了群众的“获得感”。

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较为薄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待遇偏低,普遍存在专业人员“引不进、留不住”问题,特别是儿科、精神、康复、公共卫生等人才缺乏较为严重,导致分级诊疗制度难以完全落实到位。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进一步督促各级政府落实办医责任。建议以市委名义出台有关政策,将卫生与健康重点工作特别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实施等列入全市科学发展考核指标,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强有力的卫生与健康工作组织领导机制、长效财政投入机制以及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特别是将公立医院的合理支出、历史性债务偿还纳入当地政府预算,在卫生与健康重点项目审批、规划用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

二是加大“三医”联动改革力度。建议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深化医改工作,设立医改协调常设机构,明确由各级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担任深化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经常调度、督促开展工作;同时,明确“医疗、医保、医药”工作集中交由一名分管领导负责,加强工作统筹配合、协调联动,自上而下健全完善可操作、可复制的综合性配套措施,并成立高规格督查组对各单位落实及协同配合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医疗、医保、医药”各项改革举措协调联动。

三是更加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分级诊疗实施后,乡镇卫生院作用地位愈发凸显。建议市里参照解决教育“大班额”思路措施,加大政府政策性贷款融资力度,从市级层面建立对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购置、房屋维修、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等方面稳定的投入机制,及时完善、更新基本医疗设施设备,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造血”功能,筑牢基层服务“网底”。

四是加大医养结合工作保障力度。建议市里建立由市卫计部门牵头,民政、人社、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推进医养结合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工作联动,提高沟通效率,形成合力。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制定投融资、财税、规划、土地、人才、养老保险等“一揽子”政策,逐步健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政策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