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在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中开展结核病相关检查,并将体检结果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档案。
开展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可及时发现结核病患者和感染者,尽可能把传染源杜绝于校外,并对感染者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但就实际工作来看,大部分学校的做法是:新生入学后1-2个月才开展结核病筛查,对发现的结核病患者能及时治疗,但对感染者干预较少。这样往往会带来以下两个重要问题:一是由于开展筛查是在校内完成的,且往往在学生入校一段时间后才开展筛查,无法达到将传染源杜绝于校外的目的,若有患者可能会传染其他同学,但暂时还筛查不出来。二是校内集中筛查,一旦发现患者或感染者,容易造成学生和家长恐慌,产生舆情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鉴于以上情况,建议学校可转变筛查工作方式,由教育部门联合卫生健康部门实施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关口前移。指定具备筛查能力的医疗机构作为结核病筛查定点医疗机构,新生入学前一月内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筛查,医疗机构出具筛查结果证明,学校凭筛查结果证明准予入学。
(济宁市疾控中心 张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