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拳头大小,它功能活跃,却又结构复杂,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乎着生命安全、生活质量。济宁市中医院市级名中医、心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王建明遵循西医诊疗指南、严守中医思维,临床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高血压病、冠心病、顽固性心衰、心律失常、亚健康等疾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每周二、周日上午是王建明的门诊时间,预约来找他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上次开的中药都喝完了吗?现在胸部憋闷好些了吗?”“这个中药饭后半小时服用,服药期间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坐诊中的王建明耐心细致地询问每位患者的病情,仔细交代注意事项,力求让患者满意而归。
前来复诊的患者申女士对王建明的医术赞叹不已。她一年前出现阵发性心悸,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每次持续2分钟左右,每周发作2-3次,行冠脉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动态心电图示: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期间多次服用药物调理,但效果不理想。3月中旬,申女士再次出现心慌症状且持续时间长达20分钟,经朋友介绍来找王建明诊治。“心律失常的常见诱因是感冒、情绪波动或者劳累过度,发作时常伴有胸闷、气短、眩晕等症状。您前期检查已排除冠脉血管狭窄问题,考虑心脏传导系统有些异常。”王建明耐心向患者解释发病原因、常见症状及下一步治疗方案等,并结合患者体质,根据多年的从医经验,为其“量身定制”中药汤剂。经过14天的中西医联合治疗,申女士心慌症状明显改善,自觉体力增加、睡眠质量也好了,随访3个月未再复发。
对于治疗胸痹心痛、眩晕和心衰病等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王建明在西医指南的基础上遵循中医辨证思维,应用中药汤剂、中药代茶饮、穴位贴敷等中医疗法,改善患者体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曾有一位72岁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女性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病、肾功能不全等多种慢性疾病,由于经常应用利尿剂,出现利尿剂抵抗现象,反复出现胸闷、憋喘、双下肢水肿、纳眠差等,患者每月均需要住院调理,痛苦不堪。王建明采用温阳利水、活血化瘀之法,同时与煎药室沟通,将中药浓缩至100ml,早晚各一次温服,服用后患者小便量明显增多,食欲逐渐好转,配合中医特色疗法后病情逐渐趋于稳定,近5年仅住院2次。
“很多心血管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疾病困扰,出现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等,进一步加重心脏问题。”为此,王建明提出“双心同治”理论,在中西医联合治疗患者疾病的同时,善于疏导患者心里问题,“双管齐下”为患者诊疗躯体与心理问题,许多患者在疾病得到治疗后,心态也从抑郁转为乐观。
每一次坐诊,王建明诊室外总是排满长队,持续坐诊到中午1点或者下午7点是常态,不仅济宁市区,梁山、鱼台、微山等济宁周边县市区的患者都纷纷前来找他诊治,来诊治的患者中不乏其他杂症。54岁的患者张女士,血压波动明显,项部僵直,小便短赤。王建明为其开具葛根、玉米须等中药代茶饮,患者服用2周后,不仅血压平稳,且急躁易怒的脾气明显好转。
诊疗过程中,王建明一直坚持能通过中药代茶饮、药膳甚至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调理身体最好,能不吃药就不要吃药,能用便宜药就绝不用贵药,想尽一切办法减轻患者负担。“我们生病是不幸的,但是能遇到王院长这样认真仔细,对每一个病人都不厌其烦讲解、耐心疏导的医生又是幸运的,找他看完病就觉得病好了一半。”这是患者对王建明的一致评价。
从医近20年,王建明收获了不少荣誉,不仅是医院最年轻的业务副院长,还先后获得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山东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济宁市名中医药专家等称号。谈及未来,王建明表示,将继续发挥中医药特色,深究“双心同治”心系疾病,真正做到西医逐潮流、中医有特色,做一名现代化的中医人,做好现代化中医事业,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